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黨史 >  故事集錦

小小銅鑼鑄忠魂

發布日期: 2023-11-07 來源: 中國國防報

麻文彬 徐知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這是紅安(舊稱黃安)傳唱至今的一首民謠,簡短質樸的24個字,濃縮了一部氣壯山河的紅安革命斗爭史。

  在湖北省博物館,收藏著一面黃麻起義時用過的銅鑼。這面歷經歲月洗禮的銅鑼,與一根系著紅布條的鼓槌均保存完好,成為紅安革命斗爭的見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并把領導農民進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最主要任務。9月下旬,中共黃安縣委和麻城縣委根據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湖北省委制訂的《秋收暴動計劃》,分別領導七里、紫云、乘馬、順河等區的農軍和農民群眾舉行暴動,開展打土豪分浮財的斗爭。10月,中共湖北省委先后派符向一、王志仁、劉鎮一、吳光浩等到黃安,建立中共黃(安)麻(城)特別區委員會,發動和領導兩縣的武裝起義。

  11月13日,黃安、麻城3萬余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隊,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發動武裝起義,以奪取黃安城。當晚10時,總指揮潘忠汝親自整隊作了簡短的戰斗動員,并挑選部分人員組成攻城突擊隊和尖刀班,準備里應外合。

  在當地民眾配合下,起義軍浩浩蕩蕩地向黃安城挺進。這是一支穿戴不一、武器多樣的起義隊伍。據記載,當時走在最前面的是農民自衛軍,他們胸佩紅布條(時稱“赤化帶”),臂系白布條,肩扛著土槍。緊隨其后的是義勇隊,他們大多數拿的是長矛、魚叉、鐮刀、扁擔等自制武器。隊尾的是趕車驅馬、畜馱人背的擔架隊、運輸隊。盡管武器裝備簡陋,但起義軍革命斗志高昂,高喊著口號,義無反顧地向黃安城進軍。

  14日凌晨,起義軍抵達黃安城西北門外,把黃安城圍得水泄不通。隨著銅鑼的敲擊聲,潘忠汝一聲“攻城”令下,叫喊聲一片,土炮聲、槍聲四起。義勇隊隊員吳立行一馬當先,攀梯而上。他剛爬上城墻,就被躲在城垛暗處的敵人一槍擊中,從一丈多高的城墻上摔了下去,倒在血泊中。吳立行的犧牲激起了起義軍的無比憤怒。吳先恩等數十名義勇隊隊員組成敢死隊,爭先恐后地攀上木梯,爬上城頭,殲滅了駐守城樓的敵軍,與吳光浩率領的攻城部隊勝利會合。攻城的缺口打開了,緊閉的城門砸開了,起義軍如決堤的洪水從四面八方涌入城內。在陣陣銅鑼聲中,起義軍活捉反動縣長,全殲城內敵軍,并砸開監獄釋放了所有在押的共產黨員和群眾,將革命紅旗插上了黃安城頭。黃麻起義勝利后,黃安農民政府宣告成立。

  在近30年的革命斗爭中,大別山始終紅旗不倒,火種不斷,涌現出許多英雄兒女,鑄就了一個個赤膽忠魂。大別山人民發揚“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的“一要三不要”和“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一圖兩不圖”精神,數十萬子弟前赴后繼投身革命。僅紅安一地,就有14萬人英勇獻身,后經查明登記在冊的烈士就有22552名。1952年9月,黃安這座英雄的縣城正式改名為紅安,成為共和國唯一以“紅”命名的縣。在這塊土地上,走出了223位將軍,是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銅鑼聲聲,是革命先輩們對黨忠誠的不朽誓言。

  (來源:中國國防報)

Copyright @2014-2025 m.slotsjeann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技術支持:荊楚網 鄂ICP備18025488號-1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肥妇人涩爱,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激情五月天国产在线,欧美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本三级国产精品一卡两卡 |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视频网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高清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 | 伊人久久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