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至15日,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何光耀帶隊赴黨建聯系點咸寧市崇陽縣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走訪企業調研市場主體困難和問題,深入鄉村調研基層黨建工作,與基層黨員群眾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所需所盼。
與大市村村支書交流黨史書屋提檔升級
崇陽縣白霓鎮大市村黨史書屋由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央黨史出版社和中央編譯出版社等三家國家級出版社援建,于2021年11月投入使用,收有群眾喜聞樂讀的權威黨史書籍360余冊。
“我們利用黨史書屋成功舉辦多場學習活動,這里已成為村里群眾和黨員干部學習黨史知識的‘充電站’。”據全國人大代表、大市村支部書記程桔介紹,黨史書屋的服務效應和陣地作用受到廣泛關注,白霓鎮黨委計劃通過鎮村聯動,把書屋作為鎮黨員干部學習黨史平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化拓展。大市村擬對書屋進行升級改造,以滿足黨員群眾學習黨史的熱情和需求。何光耀與程桔實地查看升級改造場地,圍繞書屋提檔升級方案進行探討交流。何光耀指出,書屋升級改造要突出文化性、群眾性、服務性,立足村情民情實際,推動黨史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好服務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何光耀表示,省委黨史研究室將把書屋改造升級列入實踐活動項目清單,加大支持力度,為書屋提檔升級貢獻力量,共同擦亮黨史書屋金字招牌。
在清水村調研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情況
在青山鎮東流村、銅鐘鄉清水村,何光耀實地調研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何光耀與村黨組織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黨組織建設情況、集體經濟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產業發展規劃等,關切詢問當前發展的難點、堵點,認真聽取建議,并現場梳理問題、研究討論解決措施。東流村近年來通過鼓勵能人回鄉,為村里帶來新理念、新投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清水村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大型藥材種植項目,著力打造藥材種植、加工產業鏈,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何光耀肯定東流村把支部建在項目上、清水村把支部建在產業上的做法,強調要不斷筑牢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以黨建引領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積極爭取能人回鄉支持家鄉建設,為企業創造優良發展環境,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促進群眾增收,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在銘達公司調研企業經營情況
“產品主要銷往哪里?原材料進口和產品外銷受疫情影響大不大?”在崇陽縣經濟開發區,何光耀深入銘達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康恩萃藥業有限公司車間,邊走邊看邊問產品銷售、招工用工、產品研發、企業黨組織建設等情況,重點了解公司受疫情影響程度、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何光耀鼓勵企業要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立足自身實際,解放思想,充分發揮技術和市場優勢,挖掘企業潛能,加快產品轉型升級,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為崇陽縣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新落成的崇陽縣博物館集中展示了當地歷史發展基本陳列。仔細聽取崇陽歷史發展沿革、地方文化特色、歷史文化名人以及革命建設歷程等介紹后,何光耀為該館黨史人物展提出指導意見,指出要通過挖掘紅色史料,全面展示建檔百年來崇陽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打造黨史學習生動課堂,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強大力量。
在崇陽縣史志研究中心召開座談會
在咸寧市史志研究中心、崇陽縣委組織部、崇陽縣史志研究中心相關人員參加的座談會上,何光耀聽取崇陽縣委組織部關于全縣黨建工作情況匯報,詳細了解市縣兩級黨史部門服務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情況。何光耀充分肯定崇陽縣黨建工作的創新做法和特色亮點,對基層黨史部門提出的建議和需求逐條記錄、現場梳理,對崇陽縣委組織部提出的紅色美麗鄉村建設定位規劃與發展路徑問題現場交流探討,提出對策建議。
何光耀指出,要堅持黨建引領,推動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發揮紅色資源賦能鄉村振興作用,結合崇陽資源特色和文化底蘊,做好“紅色+古色+綠色”結合文章。要把紅色資源開發利用與增進群眾福祉結合起來,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紅色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打造紅色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樣板。何光耀強調,地方黨史部門要在開發利用黨史資源、培養專業人才上下功夫,著力構建大黨史工作格局,在發揮黨史資源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找準定位,發揚主力軍、生力軍作用,進一步貢獻黨史部門力量。
咸寧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鵬,崇陽縣縣長徐望,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耀斌,崇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成西,室人事處、機關黨委、辦公室有關同志參加調研活動。
(省委黨史研究室人事處、機關黨委、辦公室)
Copyright @2014-2022 m.slotsjeann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技術支持:荊楚網 鄂ICP備18025488號-1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