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圓帽、鞋套、防護服、橡膠手套、防護面屏、N95口罩……在這些防護用具后面,或纖弱、或疲憊、或忙碌的身影,他們雖然不是醫護人員,卻和醫護人員一樣,在悶熱的防護服籠罩下,汗水浸透衣衫,耳朵、鼻子、臉頰被勒出深深的痕跡。他們就是鄂州市史志研究中心全體黨員干部近期抗疫工作的縮影。
自4月10日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以來,到目前,鄂州市已累計報告病例88例,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市史志研究中心22名黨員干部聞令而動,第一時間下沉北門社區,24小時堅守在三個卡口,落實“四必”措施600人次,筑牢防控“橋頭堡”,奮戰疫情“第一線”。市史志研究中心負責人直接住進辦公室,每日在卡口現場辦公。同時,全體黨員干部化身為“大白”,協助醫護人員錄入核酸檢測人員信息,在六輪全員核酸檢測中累計錄入居民信息3000余人次。對于有密接、次密接的封控小區,他們就一層層地走樓梯,一戶戶地采集核酸,一次次地消毒消殺,最多的時候一天爬樓超過60層,也要確保重點人群核酸檢測不漏一戶、不掉一人。
除了在抗疫前線奮戰的黨員外,市史志研究中心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幕后戰士”。他們是群眾的知心人,在手機上宣傳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號召大家自覺遵守防控措施,共筑全民抗疫銅墻鐵壁。他們是群眾的貼心人,每日在微信里收集群眾需求,送菜上門、送醫入院是每日的必修課,累計送物代購物20多戶次。他們還是群眾的暖心人,對于身體不便、獨居老人、孕產婦等特殊人群,每日電話跟蹤“點對點”服務,確保特殊群體都能得到保障,打好防控“組合拳”。
市史志研究中心負責人楊又才說,“疫情大考面前不能談苦和累,與那些醫護、社區人員相比,我們的苦微不足道。疫情雖然來勢洶洶,讓我感到驕傲的是,檔案史志人經受住了考驗,展現了應有的責任與擔當。”截至4月21日凌晨,鄂州市感染病例“零”新增,階段性抗疫勝利在望。
(鄂州市史志研究中心 管冬)
Copyright @2014-2025 m.slotsjeann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技術支持:荊楚網 鄂ICP備18025488號-1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