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0月7日凌晨4點,市史志研究中心“老黃牛”黃愛高接到社區電話后,冒著夜雨騎自行車早早趕到了葉河社區,開始一天的防疫工作。
10月5日,仙桃市城區、胡場鎮、三伏潭鎮實施臨時管控措施,一聲令下,散布在各地的機關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迅速返回工作崗位。市史志研究中心駐胡場鎮鄧王腦村第一書記曹金良彼時還在外地的女兒家,接到通知后,不會開車的他,在買不到票的情況下,想盡辦法輾轉多次后,于當晚趕到村里。
劉瑜是市史志研究中心一名年輕黨員,新婚不久的她,還沒來得及享受蜜月,就放棄婚假奔赴社區抗疫一線。她丈夫也放棄休假,主動申請來到妻子單位包保的社區,兩人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了非同尋常的蜜月。“我就在這里陪著她,和她一起下沉社區,我也心安。”她丈夫說。
“喂,我過來了,馬上到!”高浪放下電話,繼續開車。凌晨2點,仍在路上往返奔波的他,已經累了一天了。由于道路管控,交通不便,高浪承擔起“司機”的角色。運輸防護物資、遞送盒飯、接送同事,高浪堅定而又主動的包攬著這一切。
“大家排好隊,間隔一米遠!”同為志愿者的謝圣平穿上紅馬甲,拿著小喇叭,開始“上崗”,此刻她最放心不下的是遠在5公里外的家里的小孩。“我們兩口子都在各自包保的社區防疫,只有小孩獨自在家上網課,我提前在書房安裝了無線網絡監控器,可以隨時打開手機查看孩子的情況。”這種隔空隔屏的遠程陪伴,給雙方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王天俊和曾桂兵由于所在的小區封控,就地加入自家小區防疫,擔任起小區的“守門員”;楊敏、劉瑤、周潔、范紅梅、汪清在社區人手不夠的情況下,承擔信息采集任務,迅速成為行家里手,一連幾個小時不停歇;陳會斌、許會軍、徐丹、崔佳等男同志主動提出深夜值守卡口;劉平、曾紹武、王瓏靜作為領導干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
疫情襲來,市史志研究中心全體機關干部主動投身疫情防控最前沿,多措并舉落實相關政策,防輸入、守安寧,全力守護疫情防線,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仙桃市史志研究中心 鐘凌云)
Copyright @2014-2025 m.slotsjeann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技術支持:荊楚網 鄂ICP備18025488號-1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