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荊門縣第一次代表會議會址位于荊門市東寶區龍泉街道辦事處象山東麓文明湖北岸。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后,一批在外地讀書并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荊門籍黨員,先后受黨組織派遣回到荊門,宣傳馬列主義,發展黨員,建立地方黨組織。1922年冬,胡孟平受武漢區執行委員會董必武派遣回到荊門,發展孫鳳洲、楊序東為中共黨員。1923年9月,成立以孫鳳洲為組長的中共荊門石橋驛小組。1925年,武昌高等師范學校學生、共產黨員張汝洛到龍泉中學任教,秘密組織學生運動,介紹進步學生杜永瘦、邱林、張俊之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建立中共龍泉中學小組。1926年4月,又介紹進步學生尉士筠、劉繼漢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成立中共荊門縣城關支部委員會。
隨著荊門各地黨組織的建立,1926年12月,中共荊門縣第一次代表會議在荊門城關高小門樓內(龍泉中學)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有劉鼎甲、李明揚、李文宣、賀鼎元、黃孝育、張蘊美、李廷璧、王潔華等。會議決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中心任務是擴大黨組織,號召黨員到農村去,到工廠去,積極領導工農運動。會議成立中共荊門縣部委員會,中共湖北區執行委員會派胡孟平任縣部委書記。
中共荊門縣第一次代表會議會址(龍泉書院)于2008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Copyright @2014-2025 m.slotsjeann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技術支持:荊楚網 鄂ICP備18025488號-1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